很多同學很可能是第一次參加自考,了解得不是很深,甚至可能什么都不懂?一臉懵逼,怕踩坑,怎么辦?升學教育小編幫您解憂
心態(tài)+方法+計劃+技巧↓↓
1、日積月累,持之以恒
很多同學在報名之前,恨不得只花一年甚至幾個月時間就能拿到畢業(yè)證,特別關注考試通過率、拿證時間這些信息。
但是一旦開始備考之后,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是常態(tài),工作忙、下班晚、要出差、加班多、有應酬……
到考前再開始臨時抱佛腳,甚至破罐破摔直接棄考,這樣一來,無論是對于當初所花的學費還是個人時間,都是極大的浪費。
自考不像其他成人學歷教育,不存在開卷考,而且考場監(jiān)考非常嚴格,作弊根本不可能。
無論是教材、輔導書、在線學習還是歷年真題,都需要花時間把這些內(nèi)容掌握才行,建議要學養(yǎng)成定期學習的習慣,持之以恒才能有收獲。
2、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shù)上重視
很多學員會說自考是不是很難啊,那么多內(nèi)容我都記不住啊,考不過怎么辦???
其實沒必要這么緊張,雖說學歷可以改變命運,但一次自考失利并不會影響你的人生,所以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但是話說回來,你是花了學費報名報考費的,只有每次考試順利通過,盡早拿到畢業(yè)證,才對得起你花掉的Money和時間。
再者,當初因為想換工作、考證、調(diào)戶需要學歷才報的自考,這些目標你都還沒完成呢,你還有時間刷朋友圈、發(fā)微博、打擼啊擼、玩王者榮耀?還不麻溜滾去復習?
之所以會有很多同學說自考很難,通過率低,最主要學習的方法或是方向不對,比如完全不看書,只靠題海戰(zhàn)術(shù),狂做一考題或自考通的練習題。
試想,一門課程至少上千題,考試一套試卷只有40來題,怎么就能確保這40題剛好是你做過并且記得答案的?另外只是埋頭苦做沒有時間整理思考,記憶的效果本身也會大打折扣。
最理想的學習方法,是學與練相結(jié)合,花60%的時間學習重要考點,剩余40%的時間用來練習鞏固記憶。
好的自考生從不胡亂的猜題。但是,考前重點把握考點是可行的。就在考試前三五天,集中把學科的重點、難點弄懂,如果內(nèi)容多、記不住,可以選擇“重中之重”,強記下來,必有收獲。
在自學過程中,邊學習邊摘要,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好方法。在做同步練習題和自測題時,對平時的摘要進行校對和更正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知識的深化。
很多復習參考書的單選題數(shù)量比較多,覆蓋面也很廣。
因此,在做單選題時,要全面考慮題目所包含的知識點、相互關系和可能出現(xiàn)的變型題,這將有助于快速完成復習,也可以了解更多的題型。
真理的火花,會在碰撞中更加閃亮;適當?shù)臓幷?,會在記憶中更加深化。不妨在同學之間,多爭論和提問。
在自學中,不要老是把你自己當成是“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要不斷的把自己擺放到“先生”的位置上,采取主動,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來。
對知識多方位、多學科的交叉應用,會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效應。
自考復習階段,可適當?shù)卮蚱平滩恼鹿?jié)的限制,按照全書的邏輯結(jié)構(gòu),編制一個比較簡明的邏輯關系圖表,這對于知識系統(tǒng)化是一個很好的復習途徑。
在自學中,會經(jīng)常碰到困惑。這就需要運用自己學到的經(jīng)典學科的理論知識,如馬克思主義辨證唯物論以及邏輯學、心理學等來指導實踐。
既然是計劃,那么明確的學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次要考幾門課程,每門課程花多長時間學習,一定要予以量化。
如果今天有事學習任務沒有完成,那么明天的學習量就得加倍,總之不能讓自己找到借口連續(xù)拖延,否則這樣下去只會讓你的學習動力一瀉千里。
參加自考的大部分是已經(jīng)工作多年的上班族,學習精力和能力相比全日制大學生肯定要打折扣。
考辦出題和閱卷時自然也會考慮到這一點,要求并不會太嚴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歷年考題
歷年重復考核內(nèi)容會比較多,正常來說能堅持做5~8套歷年試題,那么至少有30%的考題你會在當次考試中遇到,個別課程甚至高達50~70%.
掌握這些歷年考題,至少30分就到手了。可是考試六十分才及格,剩下的幾十分怎么辦呢?
2、閱卷人情分
所謂閱卷人情分,就是閱卷老師根據(jù)你的答卷情況,會給一些人情分,因素主要包括答案字跡是否工整,條目是否分明、篇幅是否夠多等等.
也就說,就算完全不知道正確答案,只要能寫一些和考題沾邊的內(nèi)容,字跡工整條目清晰,閱卷老師也會給一些分的,依據(jù)答案內(nèi)容的相關性,大概2~5成不等。
當然,這里主要是指簡答、論述等客觀題,選擇題都是標準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存在人情分。
3、個人實力
前面說的兩個因素,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要想100%通過,肯定還是要有一定的實力,這里說的實力和個人的努力程度是呈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