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熏陶的情感力量
高爾夫熏陶的情感力量
因為巖巖的高爾夫興趣是個問題,幾個人都更衣出來,莎莎成功說服了巖巖坐她的車去餐館。她在路上準備跟他聊聊天。
她很有感染力,20分鐘車程,我不知道她跟巖巖說了什么,但是巖巖顯然對這場失敗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孩子憑什么會愛上高爾夫?
如果父母都沒有這個愛好,恐怕很難讓孩子有這個愛好;如果父母都沒有從中發(fā)現(xiàn)樂趣,獲得樂趣,恐怕孩子無從獲得樂趣。你希望讓自己的孩子愛上高爾夫,首先,你要讓孩子接觸高爾夫,其次你要自己愛高爾夫,從而潛移默化中導引孩子也愛上高爾夫。那么,有些家長會問:這樣我們不是強加給孩子了我們大人的意志嗎?
莎莎雖然沒有婚姻經(jīng)歷,更談不上有孩子了,但對高爾夫的十余年之愛,讓她明白如何才能愛上高爾夫。而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思索,也算是積累了10年的經(jīng)驗,加之對高爾夫也頗為熟悉,跟莎莎探討高爾夫的問題就相對互補了。
我們探討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得出一個判斷,依靠潛移默化引導孩子愛上高爾夫,并不會產(chǎn)生軟暴力,并非把大人的意志強加于孩子。只不過是幫助孩子給自己做一個正確的選擇。這很重要——良性的選擇會讓孩子良性成長,在他們長大后就會獲得良性發(fā)展,在這個社會上獲得更大的生命價值。
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成功的將孩子引入高爾夫之路,但是,如果了解到高爾夫的真正樂趣,就一定會漸漸的鉆進去,從而更進一步的愛上高爾夫,到后面,就不止是樂趣,還有更多的收獲——收獲從精神層面出發(fā)的更深刻的東西。
那是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是踏入一個精英文化圈的跳板,從精神上獲得高尚的認同。用當前社會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成為精神貴族圈子中的一員。也許,我們并不贊同貴族一詞在當代開放社會的廣泛應用,但在這里,我們覺得這個詞在某個層面上代表一種獨立自由加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
在莎莎心目中,要有一個概念,就是高爾夫不僅僅是一項運動,而且包含了充足的情感。當我們也對其傾注情感,高爾夫本身就會以情感回報。說真的,我也是次聽到這種概念,覺得有些怪,但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這個世界也許被過度物化了,反過來,將事物情感化也有之,但越來越少。我不想評價事物情感化的利弊,可以明確自己的一點想法是,情感是永遠值得尊重的,但情緒并非如此。因為壞情緒和情緒化,在我眼里算不上感情,頂多是情緒的一種。感情也是情緒的一種,但與之大不同。
高爾夫之中,包含著所有的悲情、歡喜、興奮、低落、激昂、頹喪……但是,高爾夫精神的精髓,就是并不讓這些情緒任性的抵達失控狀態(tài)。
說的有些復雜了!
莎莎能很淺白的表達:當我們跟高爾夫親密接觸到相知相融,那么雙方之間的愛就達到默契一狀態(tài)。
也許,這也是她感覺自己能夠幫助巖巖走出心理陰影的原因吧!
她要讓巖巖真正愛上高爾夫!
當孩子們早早的吃完飯到一邊去玩之后,陌陌跟雙胞胎的父母聊起了英美的高等教育。因為這對父母都是海歸,一個在英國留學過,一個從美國學成歸來。陌陌顯得比實際年齡成熟,今年才18歲,馬上面臨高中畢業(yè),會直接去國外上大學,正選擇去美國還是英國。她具有高爾夫?qū)iL,希望不但在學業(yè)上能獲得深造,而且在高爾夫上也有更好的提升環(huán)境。這對夫婦正好可以給她很好的建議,因此,他們聊得很投入。
莎莎跟我也不想打攪他們的探討,就聊起了激發(fā)巖巖高爾夫情感的問題——不是興趣,而是讓他投入感情。
莎莎確定需要我也對高爾夫投入感情,才有可能帶動巖巖投入感情。
她說:“這是良性的引導,絕非讓孩子被動接受的軟暴力。只要你真正愛上了高爾夫,孩子的問題就能全然交給我?”
我搖搖頭,很不自信的說:“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愛上高爾夫。有時候,愛上一個人或愛上某一事物都不是那么容易?!?/p>
“那你怎么還讓巖巖學高爾夫?我覺得,你這樣才是真正的軟暴力!”她說話還真是直言不諱,說得我臉上火辣辣的,都答不上話來。
她看出了我的不自在,噗嗤一笑,“如果你相信我這個受過3年專業(yè)訓練,并獲得過指點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就與巖巖一同接受我的培訓吧!我相信,不出3個月,我就能讓你打出破百的成績。你達到這個水平,就會自然愛上高爾夫。而你的兒子,也同樣會愛上高爾夫。并且,我告訴你,他將在三個月后打出低于90桿的水平?!?/p>
她一副自信的模樣,也激發(fā)了我的豪情壯志,決心好好的學一段時間。
我想,這大概就是熏陶的理論吧!據(jù)說,劍橋的博士生都是導師熏陶出來的。在高爾夫領域,熏陶也至關重要,首先就是要用潛移默化的力量進行情感導向。
評論 丨 共0個